产品搜索与数据表示WEB(产品搜索站点)
1950年 3月
佐藤彦八先生创建了太阳诱电株式会社
佐藤彦八先生从二战前便开始了陶磁材料的研究,他坚守“从材料的开发抓手,进行产品化”这一信条,致力于氧化钛陶瓷电容器的开发与产品化,完善批量生产体系,于1950年3月23日创建了“太阳诱电株式会社”,并将总公司设置于东京都杉并区。
1956年 5月
开设高崎工厂(现高崎全球中心)
由于面向晶体管收音机的需求激增,急需提高生产效率,因此公司开设了高崎工厂(现高崎全球中心),作为电容器材料与滑石瓷的新生产基地。
1958年 10月
开设榛名工厂
公司开设了榛名工厂,作为强化生产体系的材料研究、改进生产技术以及开发下一代新产品的基地。
1950年 9月
将钛酸钡陶瓷电容器实现了商品化
尽管钛酸钡的介电常数高,适合做电容器的材料,但是必须解决很多课题。我们稳扎稳打,经过不懈地努力,成功开发出了与传统电容器相比大幅度提高近两位数的静电容量的商品。
1954年 9月
开始生产小型铁氧体磁芯
本公司在加紧开发用于晶体管收音机的小型IFT(中频变压器)的过程中,关注到铁氧体未来的发展前景,将由镍、锌类铁氧体制成的小型铁氧体磁芯作为IFT用零件,实现了商品化。对晶体管收音机及之后电视机的研发做出了贡献。
1964年 9月
开设技术研究所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电子领域的研发投资开始兴起。1960年,在公司迎来庆祝成立10周年之际,我们提出了“充实研究部门”的经营方针,确立了将研究部门独立出来的新型研究开发体系。
1967年 5月
成立了本公司的首家现地法人“台湾太阳诱电股份有限公司”
随着作为出口产品的电视机、晶体管收音机等的产量增加,本公司的出口金额也相应增长。在考虑如何应对海外需求的过程中,我们决定在已有众多欧美大型制造商进驻的台湾设立生产基地,开始生产IFT用圆筒型陶瓷电容器。
1969年 12月
开设中之条工厂
在产品多元化方针指导下,为了生产连续推出的新产品并增加传统产品的产量,我们开设了中之条工厂,建立了从铁氧体原材料到成品的一体化生产体系。
1965年
将采用本公司自主生产的铁氧体磁芯电感器实现了商品化
应客户的要求,已确立了铁氧体材料技术和制造技术的本公司开发出了使用自主生产的铁氧体材料的线圈(电感器),这成为了本公司的优势,随后线圈的开发和生产步入了正轨。
1970年 3月
本公司的股票在东京证券交易所第二部上市
1973年 1月
移至东京证券交易所第一部上市
1977年 9月
开设玉村工厂
随着轴向导线形陶瓷电容器的需求大幅度增长,本公司开设了配备最新自动化生产线的玉村工厂,建立了大规模生产体制。
1976年 7月
将全球首个轴向导线型陶瓷电容器实现了商品化
在第一次石油危机后的节能省电趋势下,各电子设备制造商纷纷引进电子零件自动插入机。轴向导线形是适合当时的自动插入机的形状,主要用于VTR和音频设备。
1977年 10月
开发出了全球首个圆柱片状陶瓷电容器
本公司将拥有多年实际业绩的IFT内置用圆柱型陶瓷电容器研发中积累的技术和轴向导线形陶瓷电容器的开发相结合,成功地开发出了全球首个支持机器小型化、无引线化零件的圆柱片状陶瓷电容器。该产品主要安装在电视调谐器中。
1984年 10月
太阳诱电女子垒球部成立
以鼓舞员工士气与提高公司知名度为目的而成立的女子垒球部,从该部成立的第3年即1987年以来,已连续30多年跻身于日本1部联赛。自创立以来,在该联赛及全日本综合锦标赛中夺冠,奥运会代表选手人才辈出等,女子垒球部不仅为员工,还点亮了当地居民和孩子们的梦想,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存在。
1986年 6月
开设了EMC对策技术中心
随着电子设备不断向小型化、多功能化发展,应对各种电子设备产生的“噪音”成为当务之急,因此本公司开设了EMC对策技术中心,作为研究EMC(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电磁兼容性)的设施。本公司与用户携手,共同推进抗噪音零件与方法的开发。
1986年 10月
开设八幡原工厂
由于便携式立体声录音机的迅速走红与录像机的普及,为了满足对磁带产品的需求,本公司开设了磁带专用工厂——八幡原工厂。
1984年 7月
将全球首个大容量镍电极多层陶瓷电容器实现了商品化
随着电子设备向小型化发展,公司预测客户对多层陶瓷电容器的需求会急剧扩大,因此本公司将重点置于小型、大容量领域,充分利用自已公司的材料技术与工艺技术,开发出了全球首个在内部电极使用了镍的多层陶瓷电容器。
1988年 9月
将全球首个可刻录式光记录媒体“CD-R”实现了商品化
1982年音频用光盘(CD)问世后,本公司立即着手开发与CD兼容的光记录媒体。通过颠覆常规的创新思维,我们成功开发出了全球首个CD-R。“CD-R”这一名称也是由本公司命名的。
1994年 12月
本公司在马来西亚开设了第一家多层陶瓷电容器海外工厂
作为本公司在海外的第一家多层陶瓷电容器的生产基地,设立了由本公司100%出资的子公司“TAIYO YUDEN (SARAWAK) SDN. BHD.(太阳诱电(砂拉越)私人有限公司)”。成为本公司利用大容量多层陶瓷电容器等加速开展业务的海外生产战略的第一步。
1998年 11月
开设R&D中心(研究开发所)
开设了象征“技术积聚的太阳诱电、致力开发的太阳诱电”的R&D中心。该研究开发中心作为向全球传播新技术、新产品的基地,汇聚了研发职能,实现了可快速应对时代变化的商品开发体系。
1999年~2000年
在海外同时设立4个生产基地
随着IT相关产品的国际分工的不断发展,为了满足手机与电脑市场中对多层商品系列需求的增加,本公司几乎在同一时期在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中国这4个国家设立了生产基地。通过稳定的供应机制,完善了提高全球IT相关产品竞争力体系。
1991年 6月
将多层片状电感器实现了商品化
便携式音频设备与摄录一体磁带摄像机等产品红极一时,对多层片状电感器的需求也在快速增加,本公司也加大了开发力度。我们战略性地充分利用迄今为止累积的材料技术与生产技术,致力于新技术开发,最后终于成功地实现了多层片状电感器的批量生产。
1998年 6月
将电源电路用绕线型片状电感器实现了商品化
采用了本公司独有的新结构,该结构彻底排除了跟产品特性无关的冗余空间,实现了电源电路用绕线型片状电感器的商品化。并且在第二年,实现了当时世界上最小的2012尺寸。该产品广泛应用于手机与数码相机等便携式数码设备中。
1998年 10月
将存储容量4.7GB的DVD-R实现了商品化
将本公司发明的CD-R技术应用于更大容量存储媒体DVD-R的开发中。通过元素技术的进步,我们实现了拥有4.7GB容量的DVD-R的商品化。
2003年 4月
将电波暗室楼开设于R&D中心内(群马县群马郡榛名町,现高崎市)
由于在通讯及EMC(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电磁兼容性)等各领域中,对兼容高频的测量设备需求不断提高,本公司在R&D中心内开设了配备世界一流高频评估技术的电波暗室。
2007年 1月
成立了新潟太阳诱电株式会社
预计今后电子元器件的需求还会继续增加,考虑到与海外并举,日本国内也需要从长远的角度加强生产能力,因此我们在新潟县上越市设立了新的生产子公司“新潟太阳诱电株式会社”。
2007年 2月
将昭荣电子株式会社(现太阳诱电 ENERGY DEVICE 株式会社)变为自身的子公司
作为我们进军蓄电设备领域的立足点,将昭荣电子株式会社合并为子公司。通过融合本公司累积的各种元素技术与昭荣电子株式会社拥有的多并苯电容器开发技术和制造技术,来强化我们在蓄电设备领域的发展。
2001年 4月
获得了全球首个Bluetooth®标准Ver.1.1认证
当时,Bluetooth®作为下一代无线通信技术备受瞩目。本公司集合了自身拥有的多层技术、高频电路技术、高密度封装技术等,在全球率先获得了支持Bluetooth®标准Ver.1.1的全模块认证。
2004年 2月
将SMD功率电感器“NR系列”实现了商品化
通过采用独特结构,与形状相同的传统产品相比,可支持约1.3倍大的电流。该产品在要求轻薄、高功能、具有耐冲击性的手机中的应用逐渐增加。
2008年 2月
在全球率先将具有有机色素记录层的可刻录型蓝光光盘LTH类型实现了商品化
我们充分利用在CD-R和DVD-R上积累的有机色素记录光盘设计开发技术和量产技术,推出了记录层采用有机色素材料的可刻录型蓝光光盘。其容量达25GB,能够记录日益普及的高清影像,存储容量是DVD-R的5倍以上。
2010年 3月
将太阳诱电Mobile Technology株式会社设为子公司
本公司接受了富士通媒体设备株式会社转让的“通讯设备业务”,新成立了“太阳诱电Mobile Technology 株式会社”。 针对不断扩大的市场,增强了FBAR/SAW器件等通讯设备商品的阵容,不断扩大业务。
2018年 4月
将“ELNA株式会社”设为全资子公司
将经营铝电解电容器的ELNA株式会社设为全资子公司。由于ELNA公司的产品在车载市场上具有优势,我们旨在通过让其成为全资子公司来增强我们在车载市场的地位。
2010年 4月
全球首次将0.1μF的0402尺寸多层陶瓷电容器实现了商品化
0402(0.4x0.2x0.2mm)尺寸的超小型多层陶瓷电容器中拥有的静电容量达到了0.1μF。与本公司的传统产品相比,体积缩小了约70%。将智能手机与手机、便携式音乐播放器等小型便携设备中的电容器缩小至0402尺寸。
2012年 5月
将金属类功率电感器“MCOIL™”实现了商品化
面向朝着高功能化与小型轻薄化发展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作为使用金属类磁性体的线圈部件,本公司完成了金属类功率电感器“MCOIL™(M线圈)”的商品化。通过将新开发的金属类磁性材料与本公司的先进工艺技术相融合,同时实现了业界领先的直流叠加特性和小型化。
2015年 6月
全球首次将0.022μF的0201尺寸多层陶瓷电容器实现了商品化
0201(0.25x0.125x0.125mm)尺寸的超小型多层陶瓷电容器中拥有的静电容量达到了0.022μF。以智能手机为首,在以钟表型与眼镜型、腕带型为代表的穿戴式设备中,将电容器缩小至0201尺寸。
2017年 12月
全球首次将0603尺寸4端子多层陶瓷电容器实现了商品化
在0603(0.6x0.3x0.5mm)尺寸的多层陶瓷电容器中,在全球率先实现了4端子结构。与低ESL型多层陶瓷电容器的最小尺寸1005相比,尺寸更小,为设备的小型化做出了贡献。
2018年 5月
全球首次将静电容量1,000μF的多层陶瓷电容器实现了商品化
本公司作为多层陶瓷电容器大容量化的顶级领跑者,始终走在技术发展的前沿。我们将以前一直作为里程碑的静电容量1,000μF的大容量多层陶瓷电容器实现了商品化。
2022年 4月
上市板块移转到 东京证券交易所PRIME市场